建设档案馆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02 点击数:次
建设档案馆
建设档案馆——我的同事黄馆长
初识档案五味杂陈
次接触档案还是在中学时代,是从我可爱的老爸口中知道的,那时的他正在为争取纠正参加工作时间而奔波于闽赣两省,找寻证明材料。
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爸,由于自己的疏忽,方便好记,把自己参加工作时间推迟了整四个月。档案中填的是1949年12月30日,而他早在1949年8月就参加了区中队工作(与他曾共过事的区中队战友后来都是离休),而老爸却是退休,好在这事对天生乐观的老爸影响不是太大,但他常提醒我们这些孩子以后填写档案材料不要随心所欲,一定要如实填写,因为档案很重要,我们当时却是似懂非懂。
结缘档案阴差阳错
从学校毕业后我就分到了高校教务处从事教学工作,本可参与高校教学系列的职称评定,到能评职称时却取消了该职称的评定,只能教学或档案系列,当时考虑自己有分管学生学籍,于是选择了档案系列,就这样阴差阳错的走入了档案,从此我与档案真正结了缘。
1997年,我从江西调到了江苏,结束了两地书的日子,来到监狱这个特殊的学校工作,亦或是我有档案职称,我被分到了技术部门技术资料等工作。这与我以前的工作几乎没有交集,产品名称、底图、蓝图、描图、晒图、零部件名称等等名词我陌生极了,多亏当时的领导和同事帮助,我很快适应上手,应付自如,也正是有了在技术部门工作的经历,我对技术资料的更加的规范,对科技档案有了全面的了解。
学习档案用心良苦
1999年,单位筹备综合档案馆,我被抽调到筹备组,当时档案馆只有我和老馆长,面对大量的工作,我们扎实推进,在老馆长带领下,仅用了三个月时间档案馆如期成立,从而让档案较快地为监狱的各项工作进行服务。在那段期间,我通过不断的加强业务学习,多向老馆长请教,很快就能独挡一面,对档案馆的不同载体档案有了全面的掌握和利用。
2000年底,我被调回到办公室具体负责文书档案等工作,文书档案的工作更加细化,之前只是侧重于利用,现在却要独立组卷,重点在收集、整理、归档,面临的又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我珍惜每次岗位的培训学习机会,向老同志请教,向书本请教,每一次岗位的变动都让我意识到知识储备的不足,但正是有了每一次的变动,让我有了更大的进步,使工作越来越顺手,因而心中对文档的传统立卷方式的不满足感也越来越强。
钻研档案乐趣无穷
2002年,根据省档案局已颁发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等标准和要求,针对单位文书档案传统立卷方式,主动对本单位的文档进行了立卷改革,改卷为件为单位组卷归档,利用计算机辅助立卷。没有领导分配的硬任务和强制要求,有的只是自己对档案工作的一份责任,希望做得更好。
当年文书立卷改革的成功也得益于当时信息中心陈主任的无私帮助促成了此事,我把我的想法和档案要求跟他沟通,把江苏省档案数据交换格式标准提供给他,他二话没说,在百忙中为文书档案设计了一符合要求的实用档案软件。文书档案改革的成功,计算机的辅助立卷开启了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大门。
2003年,借档案馆升级的契机,单位采购了相对功能完善的省档案局开发的永乐单机版软件,我的文书档案数据由于前期工作规范细致,顺利导入到永乐数据库中,免去了重新输入条目做无用功,很是开心。
档案专用软件的应用使我们单位档案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2003年单位档案馆成功升省二级、2005年升省特二级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档案馆的每次升级和提档,作为主要成员之一的我,都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接手档案任重道远
2008年底,老馆长董珊退休,感恩组织的信任,让我接过老馆长这一棒,成了一名专职档案员,并负责档案馆的日常工作。
随着档案工作越来越被重视,越来越重要,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档案工作的升级,档案工作的五年一复查,让我倍感压力,单位档案是系统内最早升入四星的,基础较好,但当时的标准现在已经过修订提高,特别是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具体,越来越高。诸如档案数字化程度、能否全文检索、在线归档、电子阅档等等,哪一样都不简单,哪一样都耗时耗力。光文书档案的扫描量就有近四万余件(预计四十万页),还有要参与档案编研材料的编写、档案统计、档案目录的输出等等日常档案工作。
面对如此大的工作量,制订了可行计划,分批分步实施,逐条落实。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永乐单机版能否批量挂接提高工作效率、pdf扫描件在完成发现错漏后如何修复,避免扫错后不需全部重扫等等,困绕我很久。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自身不断钻研,不耻下问、向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专家、计算机能力强的同事讨教等,困难一一化解,这让我非常的有成就感,也为自己点了个“赞”。
2011年11月,单位顺利通过了四星级复查,所付的艰辛受到了专家评审组的一致好评。当然成绩的取得得力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得力于档案馆这些姐妹全力支持,有两个快要退休的大姐她们本该可以好好休息,却还在发挥余热,还有三个同龄姐妹,只要是有任务,她们能克服困难,配合,努力完成,这些都让我很欣慰,她们温暖了我、感染了我。
我有较严重的腰疾,腰椎间盘突出,我不知道在档案岗位上还能坚持多久,走多远,但在岗一天我就会努力一天,尽责一天。
情系档案相依相伴
寥寥数段文字把自己的档案工作经历作了简单的回顾,记了个“流水账”。
工作近三十年,几乎没有与档案分开过,时远时近,我的青春几乎与档案相依。走入档案,看似平淡无奇,枯燥乏味,但一步步踏踏实实,坚定无比,没有惊人的业绩,心里却十分的坦荡,会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成绩开心不已,会为利用者提供了满意的利用效果而满足,有时也会为自己对工作的那份过于执着而无语。
档案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平,但偶尔也会为自己屡屡赶不上趟,升不了职、拿不到多少奖金而郁闷委屈。这就是一个老档案人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档案经历,默默守护,孜孜不倦,调适心态,不懈追求。
我因偶然而走近档案,没想一干就是三十年,看似枯燥乏味,但只要你有缘走近她,就会情不自禁地爱上她,并且越陷越深,愿意为她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情而无法自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左经理
联系电话:18003858285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南阳路寺坡路
网址:http://www.lysizhitang.com